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文章页

人大代表领着干,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百色三县(市)人大代表“旅游扶贫在行动”纪实

http://www.gxrd.gov.cn    2019年05月28日 12:01      来源:《广西法制日报》2019年5月28日

  收割水稻后的冬闲田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时间内如何利用?家住景区旁的村民如何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致富?……这些都是涉及民生的问题。百色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想方设法为脱贫攻坚助力。
  近日,记者到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靖西市新靖镇鹅泉村走访,被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助力百姓脱贫致富的事迹所感动。


巴某村:五级代表助力脱贫,贫困村变身“度假村”


  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全村8个自然屯,414户164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5户1012人。
  这里峰奇水秀,长年云雾缭绕,但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当地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巴某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参与风貌改造、水路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等,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助推该村脱贫攻坚。
  五村镇人大将县、镇人大代表和辖区内的自治区、市人大代表混编成7个代表小组,针对巴某村风貌改造、产业发展等议题开展了多次“人大代表议政日”活动。五村镇人大还请来全国人大代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指导扶贫工作。
  代表们提出了“改造民宿助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等11条建议。五村镇人大把这些建议交由政府职能部门研究落实,同时督办建议的落实和成果反馈等工作。
  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得到落实:实施湖水清淤、湖坝和驳岸修复工程;修建环屯水泥路;建设500亩“桃李园”,种下1.3万棵桃树和5000棵李树,树下间种油菜花……
  昔日的小山村发生了蝶变。记者走进巴某村加旭屯,只见四周群山环绕,山头披绿装,湖水清澈见底,漫步在湖边的林荫道,湖光山色令人心醉。
  经过多方努力,巴某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55户贫困户陆续脱贫,今年将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18年,巴某村被授予“产业兴旺红旗村”和“生态宜居红旗村”称号;今年1月,巴某村被评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


那温村:冬闲田种花吸引游客,乡村旅游助推脱贫


  收割水稻后,田地有2个多月的闲置期。如何将闲置的田地利用起来,给村民增加收益?在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百色市人大代表李振边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那温村距离德保县城8公里,属“十三五”整村推进贫困村。全村辖7个自然屯,共有311户1188人。现有1名市人大代表、1名县人大代表、2名镇人大代表常驻那温村开展扶贫工作。
  那温村那温屯三面环山,鉴河穿屯而过,风光秀丽,但缺乏产业支撑,村民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却过着苦日子。
  2016年,李振边利用外出参观考察学到的经验,率先成立了百色市首个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那温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入社、吸纳集体资金入股。当年,人大代表带领群众利用200余亩冬闲田打造那温旅游核心区——那温花海,正式拉开那温村旅游的大幕。
  在开发那温村旅游资源过程中,人大代表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无偿投入大量财力用于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那温村景区自2016年11月25日正式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旅游收入80多万元。2018年,那温旅游合作社给贫困户每户分红8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5.8万元。
  城关镇人大代表李振清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72户贫困户合作养蜂,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养蜂道路,并以此为核心,辐射带动全村人发展养蜂业,实现年产蜂蜜3000多公斤,年产值7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600余元。
  人大代表黄正官牵头成立清水源生态种养合作社,开发六丹生态综合产业示范园,带动72户贫困户种桑养蚕,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
  2018年11月,那温村全面实现整村脱贫。


鹅泉村:土地流转,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鹅泉坐落在靖西市新靖镇鹅泉村,拥有西南三大明泉之一的美誉。
  走进鹅泉景区,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花海、清澈的泉水、一群群小鱼在碧绿的水草中穿行。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影。
  来自西安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慕名来鹅泉旅游,看了三泉映月、鹅字碑等景点。“鹅泉太美啦!”刘先生赞叹。
  然而,生活在鹅泉村的部分群众却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
  鹅泉村共232户1112人,2015年被精准识别出贫困户30户、贫困人口116人。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人大代表听民声、反映民意,经过多次调研,提出鹅泉村走旅游扶贫致富的建议。
  靖西市人大代表韦灿省是土生土长的鹅泉人,他见证了近年来鹅泉村经济社会的变迁。人大代表抓住企业投资开发鹅泉旅游景区的契机,引领当地村民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采取“公司带动”与“合作社引领”模式,村民将景区附近的田地流转给旅游公司种植花卉,与公司合作开发鹅泉景点旅游资源。
  韦灿省说,当初部分村民有思想顾虑,他和其他人大代表不厌其烦地跟群众讲道理、算经济账,使群众从不理解、不接受到乐意支持。两个月时间,110户共356亩田地流转给旅游公司用于种植花卉,村民既获得土地流转金,又得到进入花卉种植基地务工的机会。
  韦灿省在景区旁开了第一家餐馆,既解决游客的吃饭问题,又带来丰厚的收益。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鹅泉村,用自家的楼房开农家乐、民宿。以前,村民程世忠在外打工,每年收入3万多元。现在他开餐馆和民宿,年收入10多万元,还解决了一些村民的就业问题。
  目前,鹅泉景区已有农家餐馆16家、竹筏经管38户、乡村客栈10家,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据统计,鹅泉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3132元增加到2018年的8359元。
  鹅泉景区发展了,鹅泉村变美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旅游扶贫真正实现景区发展、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良好效果。

 

(吴志刚/图文)

 

 

初审:陈玲玲 二审:陈玲玲 主审:关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