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代表风采 >文章页

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 加快建设幸福新河池 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市长何辛幸

http://www.gxrd.gov.cn    2015年04月13日 11:15      来源:科技日报

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 加快建设幸福新河池 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市长何辛幸(前左二)到企业调研

 

  老区崛起,正当其时。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随着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革命老区河池市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河池市如何抢抓机遇,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步伐,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市长何辛幸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池将把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依托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把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把握重大发展机遇

  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河池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发展基础落后,自然条件艰苦。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河池市加快基础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对于当前河池市的发展形势,您怎么看?

 

  何辛幸:后发展欠发达仍是河池市最大的市情,发展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河池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总量翻倍增长,但河池市经济总量小、后发展欠发达的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必须立足河池贫困落后的主要矛盾和加快发展的根本任务,继续努力做大经济总量。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河池市着力强化重点治贫促发展、重力治乱保民安、重心治政树新风的“三治”理念,以“稳进突围、提质发展”为总基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深化产业增量提质、民生保障提升、开发扶贫攻坚、城乡新貌新风、干部执行力提升“五大工程”为抓手,奋力推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起步建设、城乡建设和干部作风转变“六大突围”,全市呈现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1亿元,增长8.1%;财政收入54.67亿元,增长8.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6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4.33亿元、增加值137.26亿元,分别增长10.8%、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79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3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23元,增长10.1%;招商引资内资到位249.23亿元,增长8.3%,外资到位1.01亿美元,增长44.3%,增幅排全区第一;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8%。“十二五”规划45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经过4年来的努力,已有农村减贫人口、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科技进步贡献率、森林覆盖率、旅游总收入等29项提前完成,占指标总数的64.5%。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速度、方式、结构、动力、机制正发生重大转变。河池正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央、自治区对河池发展的关心支持力度更大。河池市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咽喉要塞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全市人民求发展、盼富裕、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河池市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节点,今后几年将是河池市加快建设幸福新河池,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把握区位优势,抢抓重大机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新河池”目标,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进突围、提质发展“一个基调”,用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巩固年活动和“五大工程提升年”活动“两个抓手”,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开发扶贫创新、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三个突围”,营造抓落实重实干、抓建设促发展、抓责任敢担当、抓纪律树新风“四个风气”,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发展”。

 

  着力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记者:作为欠发达地区,河池市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任务繁重,面临着赶超与转型的双重任务。在新常态下,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何辛幸: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我们需要保持较快的速度以缩小差距,但绝不能片面紧盯着高速度,绝不能为了快点“超”而拼命“赶”,绝不能重量轻质,必须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使增长速度与提质增效同步,在合理区间内好中求快,追求高质量高效益、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经济总量。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必须加快结构转型、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的步伐,坚持不懈地提升工业主导地位,巩固发展第一产业,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将资源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更大力度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要以壮大总量、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为主攻方向,推动园区建设突围,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及资本集聚竞争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一要集中力量加快一批重点园区建设。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思路,集中力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加速经济增长的主战场。重点要加快推进大任产业园等5个市级工业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重点地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同时,要深化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试行项目建设全程协办、代办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园区建设突围和项目落地。二要集中力量发展一批重点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是河池首个百亿元产业,也是最大的支柱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在有色金属,要拿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继续实施环境倒逼机制,抓好行业的整合提质,加快一批有色金属深加工、环境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进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酿酒和优质饮用水产业是河池市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未来要以更快的速度做大做强。三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深入推进“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打造核心企业集团,促进集强发展,重点倾斜支持,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十亿元、百亿元企业。完善中小企业助保金管理办法,深化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全面落实小型微型企业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以更强举措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要抓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核心示范区连片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拓展区5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10000亩以上。核心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拓展区高10%以上,比辐射区高15%以上,比所在乡镇高20%以上。力争使各示范区建设均达到自治区验收标准,获得自治区认定。二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重点抓好糖料蔗、桑蚕、食用菌、水果、烤烟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建设“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3万亩,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桑园、特色水果总面积均达80万亩。继续抓好香猪、肉牛、山羊、土鸡、大水面养殖等特色养殖业发展。打造以巴马为中心的富硒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值实现38亿元以上。新增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个、面积26万亩。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水平。

 

  以更快速度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是惠民富民工程,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要加快旅游业发展。大力推动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建设。统筹推动“丹金宜罗环”板块旅游提质发展,力争巴马、宜州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设立河池市拓展旅游市场基金,建立市级旅游宣传推广体系,打响“河池长寿地·三姐文化城”品牌。二要做强做大商贸物流业。加快建设市中心城区商品批发配送中心、建材市场二期工程、家居市场。建成4个乡镇商贸中心和4个供销系统“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项目,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和推动矿泉水、茧丝绸、农副产品、农业机械、有色金属新型材料深加工产品出口。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信息、健康养老等各类服务业。

 

  继续深化开发扶贫创新

  加快全市脱贫步伐

 

  记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河池市如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何辛幸:河池是广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仍然较多,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开发扶贫任务艰巨。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还有83.7万左右的贫困人口。我们要瞄准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精准发力,推动开发扶贫创新突围。年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5万人以上,力争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65万人左右。

 

  强力发展扶贫产业。围绕十大扶贫主导产业,组织实施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稳步推进精准扶贫,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项产业增收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短平快”项目,兼顾长效产业开发,进一步打牢群众增收基础。继续“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完成37万亩核桃种植任务,总面积突破200万亩,加强核桃管护和示范工作,提高成活率和挂果率,每个县(市、区)创建示范基地1万亩,乡(镇)创建示范基地1000亩,村创建示范基地100亩,种植户重点示范管护10株。

 

  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抓好市级(大安)“整乡推进”示范区后续建设,各县(市、区)继续抓好各1个“整乡推进”示范点建设,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完成“十二五”时期43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开发扶贫工作任务,谋划“十三五”“整村推进”开发扶贫工作。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开发扶贫“十百千”示范工程。完成《滇桂黔石漠化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河池片区实施规划(2011—2015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岩滩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

 

  推进生态移民。加快建设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大化、都安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开工建设环江扶贫生态民族安置工程、天峨扶贫生态移民新城等项目。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登记,继续集中管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记者:新型城镇化是新常态下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河池市如何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

 

  何辛幸: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改善民生的最大潜力所在。我们要有历史耐心,不急于求成,构筑以市中心城区为主体,县城为支撑,中心镇为节点,新型村庄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

 

  加强城乡规划修编。形成河池市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完善河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河池市、宜州、罗城、东兰、巴马、都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式成果报批。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建设用地范围的全覆盖。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实现详细规划对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的全覆盖,全面完成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及重点自然屯村庄规划设计。稳妥推进宜州新区规划和建设,推动宜州—金城江同城化发展。

 

  加快推进市中心城区建设。竣工芝田、百旺等路网,加快河池碧桂园等一批项目建设,提速城东、城西片区发展。开工建设老虎山等四大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提质旧城改造。完成金城中路等道路改造;贯通江南西路等道路项目,建设辉乐桥,尽快贯通影响群众出行的“断头路”,形成“一江两岸”循环路网,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完成南新东路等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全力做好小街小巷硬化、亮化、美化改造,改善人居环境。

 

  提质扩容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原则,提质扩容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各县(市)重点打造1个示范新区。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名村,重点推进宜州怀远镇等11个自治区百镇示范工程和特色名村建设。完成城乡新貌新风工程项目投资42亿元以上。

 

  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粉尘污染、交通综合、大气污染、户外广告、占道经营、饮食摊点排污等7个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城市容貌整洁有序,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强化“两违”综合整治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坚持“门前三包”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管理。

 

  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模范市

 

  记者:生态文明,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一直是河池市的品牌和优势。如何继续保持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何辛幸:生态建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是我们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保持和打响山青水秀生态美的品牌。

 

  深入开展“生态乡村”活动。巩固拓展“清洁乡村”活动成果,全面实施以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为重点的“美丽河池·生态乡村”活动。加快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完成450个绿化示范村屯建设任务,以点带面提升农村绿化整体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7%以上。完成500个村屯(50户以上)主干道硬化。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配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盘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认真组织实施,保护好巴马国际旅游区的珍稀资源。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功能红线落地试点工作。划定市中心城区黄标车限行区域,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持续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加强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龙滩岩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加快国家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绿满八桂”、“珠江防护林”等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68.6%以上。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坚决查处清理违规违法企业,实行环境监管工作网格化管理,不留盲点和空白区,坚决防范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企业污染减排、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项目建设。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激活发展强大动力

 

  记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最重要的法宝就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结合发展实际,河池市怎样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

何辛幸:改革开放是河池发展的持久动力。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我们要广泛凝聚改革共识,牢牢把握改革方向,继续全力推进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以更有力的举措深化改革。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河池市实际,抓紧推进以下几个重点领域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和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受理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达100%。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深化农村改革。推进11个乡(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并全面铺开,试点乡镇农户发证率80%以上。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以“小块并大块”为重点的土地集中流转。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大对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以上,新增农民合作社150家,新增家庭农场50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征地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面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事企分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落实外派监事会制度。以选聘制、任期制为主要方式,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县(市、区)国资监管,做大做强国有经济。依法稳妥处置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深化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园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支持园区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在管辖区域内进行自主创新试点。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统筹作用,理顺园区与各方面的关系,提升园区自主发展能力。试行项目建设全程协办、代办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园区建设突围和项目落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宜州、南丹、大化3县(市)创建“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开展“信用巴马”社会信用体系创建工作。加大信贷金融扶贫合作与创新力度,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奖补和贫困村互助金试点,建立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长效机制。深化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鼓励农民工就近有序转移。创建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发行第二期14亿元城投企业债券,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同时,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卫生、司法等领域改革。开展公务用车改革工作。

 

  以更开阔的视野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化开放格局,积极融入“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布局,继续实施“柳来河一体化”规划,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各类招商引资签约活动重点签约项目的落地服务工作,项目履约率90%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更高度的自觉推动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成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0个,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研发中心1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争创更多河池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

 

  以更优质的服务发展非公经济。认真兑现和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用好“河池非公企业之声”、“银行+商会+企业”融资合作、信息发布、对外联谊交流等4个非公企业服务平台,引导扶持非公企业做大做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记者:立国之道,惟在富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河池市如何继续改善民生?

 

  何辛幸: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我们要继续实施十项惠民工程,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七大重点工程建设,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实现88.5%、80%、65%。鼓励民办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各级各类教师2.6万名。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进一步扩大就业。继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城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动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较快增长。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08.95万人以上。建立覆盖全市的“五险合一”社会保险经办监管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缴费率90%,养老金发放率100%。继续推进河池市老年公寓综合楼、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设65个农村幸福院、82个村级示范性老年协会。建成金城江区、天峨县救灾物资仓库,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面实施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做好残联、红十字会工作。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城乡文化、广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作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抓好卫生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速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巩固全市新农合“一卡通”,参合率稳固在96%以上。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实施防艾攻坚工程,组织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深化诚信计生“六化”模式,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继续集中财力办教育惠民、卫生惠民、社会保障惠民、安居惠民、农网改造惠民、土地整治惠民、农补惠民、生态惠民、文体惠民、计生惠民等十件惠民实事、好事。

 

(江东洲)

编辑:谢欣哲  审核:林青松